取消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清空記錄
歷史記錄
1、工具材料的準備:
斷線器、記號筆、鋼絲刷、手套、壓接鉗和鋼模、卡尺、紅漆、綁線、紗布、接續管、汽油、導電膏、砂紙。?
2、工作前檢查:
(1)、檢查連接管是否與導線規格一致,鉗壓管表面及管內是否光滑,無凸凹現象,無氧化及腐蝕;有無裂紋毛刺,是否平直,其彎曲度不得超過管長的1%。?
(2)、檢查鋼壓模是否與導線規格匹配。?
3、裁線:?
(1)應在線頭或距裁線處2cm處用20號鐵絲綁扎。??
(2)用斷線器進行斷開。
(3)用平銼和砂紙打磨鉗口毛刺至光滑?
(4)壓接前的清洗,壓接前用汽油對導線和鉗壓管進行清洗,導線的清洗長度不小于管長的2倍。清洗完后在導線上涂上導電脂,在用鋼絲刷輕輕的刷一次。?
(5)需注意,不同金屬,不同絞向,不同規格的導線禁止在檔距內連接,在一個檔距內,每根導線只允許有一個接頭,且接頭距導線固定點的距離不應小于0.5m。
4、壓接管劃印:?
(1)按照設計和規程要求,并對照相應規格的壓接管的相關技術標準進行劃印,相關壓模間隔a1\a2\a3。?
5、穿管:
(1)端口線劃印(即在穿入的導線上用記號筆劃印)。
(2)導線的塞入方向從接續管上缺印記的一側插入,從另一端有印記的一側露出保證兩端導線尾線的出頭露出管外部分不得小于20mm。
6、壓接:
?(1)壓接時,每模的壓接速度及壓力應均勻一致,每模按規定壓到指定深度后,應保持壓力30s左右,避免出現金屬性反彈影響壓接強度。
(2)鋁絞線和銅絞線的接續管壓接順序是從管端開始,依次向另一端上下交錯鉗壓。?
(3)鋼芯鋁絞線的接續管壓接順序是從中間開始,依次向一端上下交錯鉗壓,再從中間向另一端上下交錯鉗壓。?
7、外觀檢查并調直或重壓(彎曲過大或有裂紋或達不到設計要求):
(1)導線壓接后要求壓接管的彎曲度不大于管長的2%?。?
(2)導線露出管口應≥20mm。
(3)壓后坑深:鋼芯鋁絞線偏差不大于±0.5mm;鋁絞線偏差不大于±1mm。
(4)在壓接管上打上操作工號,并在接續管兩端涂上紅漆。
導線壓接按圖規定的壓口數和壓接順序壓接,壓接后按鉗壓標準矯直鉗壓接續管。